什么是IC测试?任何一块集成电路都是为完成一定的电特性功能而设计的单片模块,IC测试就是集成电路的测试,就是运用各种方法,检测那些在制造过程中由于物理缺陷而引起的不符合要求的样品。从而确保产品良率和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,在IC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
转眼间6月已经过去,2021年行至半途。上半年IC市场由于供不应求,外加气候、疫情等意外因素,缺货涨价愈演愈烈。下半年这些不利因素能否消除,将决定行情反转与否。六月份的供应链事件,将对下半年行情起到指引作用,因此很有必要梳理一下。


转眼之间,2021年就要过去一半,上半年IC市场整体的缺货涨价仍在延续,那么下半年行情如何,就是业内最关心的问题。然而,六月份又有多家原厂发函涨价,其中不乏各领域的龙头供应商,这预示缺货涨价短期内不会停止。


自五月以来,马来西亚疫情不断升温,每日新增确诊高峰曾突破9000例。严峻形势之下,马来西亚政府于6月1日开始执行为期半个月的全面行动管制。在这之后,每日新增病例呈现下降趋势。


从疫情迅猛袭击,到芯片全面涨价,这一年来的很多大事已经改变了IC行业的一些固有“玩法”。在晶圆代工行业,产能紧缺已经催生出了新的商业手段,改变了代工厂扩产及接单的原有模式。这些新的变化,正在冲击着IC行业传统形态,其结果不一定全是正面,但必定会深刻影响未来。


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,为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监管,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,市场监管总局、自然资源部、生态环境部、水利部和国家药监局决定于2021年6月至10月在全国组织开展检验检测机构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督抽查。


为加强检验检测机构事中事后监管,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,5月31日,市场监管总局、自然资源部、生态环境部、水利部、国家药监局联合印发《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部署开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督抽查工作。


被疫情困扰的台湾半导体产业链中,以全球半导体封测大厂京元电子爆发的员工群聚感染事件最为严重,截至6月6日,确诊人数已上升至195人;另一家封测厂超丰电子也出现了疫情,已有11名员工确诊;据报道,鸿海集团旗下的一家工厂也因新冠疫情而暂停运营。


随着芯片技术和芯片封装技术的不断革新,芯片面积和封装面积都朝着更小、更轻、更薄化发展,引脚数增多,引脚间距减小,芯片外观检测的难度也不断增加,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检测的高要求,也无法适应大批量生产制造。而机器视觉检测芯片外观缺陷与人工检测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:检测速度快,检测精度高,检测效率高,误判率低,更客观可靠,非接触式检测不会对芯片造成接触损伤。


刚刚过去的五月,全球多地疫情反弹,大宗商品涨价延续,IC产业链毫无意外,缺货涨价仍是主旋律。下面就来梳理一下过去的一个月,业内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热点。

